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吕品昌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7492
分享
379
粉丝
1946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吕品昌

吕品昌 1962年10月出生于江西上饶市。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1988年毕业于该院系首届雕塑专业研究生班,获硕士学位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,副教授,中央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主持人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雕塑学会会员。曾获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银奖。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,广东美术馆收藏。个展:1994年10月 吕品昌陶艺雕塑展 ;1995年8月 吕品昌陶艺雕塑展参展;1996年8月 韩国'96国际陶雕邀请展;1996年12月 现实“今天与明天“96中国当代艺术展;1997年 中国当代艺术展.雕塑展;1998年 陶瓷的国度--中国当代陶艺巡回展;1999年 迎澳门回归.中国艺术大展; 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; 超越泥性.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邀请展; 走向新世纪.世界华人陶艺家“千年之烧“大展 ;2000年3月 中国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;2000年4月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;2000年5月 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;2000年6月 中、港当代陶艺家学术交流展。获奖:1993年5月 “中国第三届体育美展“金奖;1993年8月 国务院颁发的“政府特殊津贴“;1999年12月 文化部主办的“中国艺术大展“银奖;“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“优秀作品奖;2000年3月 “中国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“银奖。其他:1989年 随中国陶艺家代表团参加第二届日本“美浓国际陶艺展“研讨会;1998年 出任“中国第六届全国陶艺展“评委;1998年 出版《西方现代雕塑》和《中国当代陶艺》大型画册;2000年3月 访问俄罗斯、意大利、法国。吕品昌并没有停留在纯粹形式的探索上,对于他来说,形式因素的意蕴化和形式意趣化是其语言探索的目标,也就是说“有意味的形式”或“形式语言的意义”是其关注的重点。正是这种对雕塑与陶艺的形式探索中的人文关怀,使吕品昌在两个方面展开了他的艺术之旅:一是过滤和淡化古典陶艺的实用性,功能性所形成的造型形式,将其融入具有表现性的雕塑艺术形态;另一方面是扩展雕塑与陶艺的文化功能,使其代从纯粹的视觉艺术走向城市空间与室外环境,与当与社会和当代文化发生联系。《在雕塑与陶艺之间——吕品昌的艺术》——殷变喜吕品昌并没有舍弃陶艺所特有的泥性之美,釉色之美,以及作品成型过程中艺术家与粘土亲近交流所留下的“手语”痕迹。陶艺材料质地的温和性,肌理效果的丰富性,烧造因素的偶然性,在他的作品中时时焕发出特异的光彩。《在雕塑与陶艺之间——吕品昌的艺术》——殷变喜

返回顶部